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, 2024的博文

蚂蚁保--产品分析报告

图片
 蚂蚁保作为一个出色的金融类APP,优点很多,不仅上面的保险产品很优秀,而且整体体验下来十分用户友好,本文将从 宏观 和 微观 两个视角详细分析。 本文参照 一份接地气的产品分析框架 |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(woshipm.com) 分析,不过删掉了‘盈利点分析’。 宏观角度 包括产品形态、用户画像、用户痛点。 产品形态 蚂蚁保是蚂蚁集团旗下的 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 ,用户可以在蚂蚁保上完成保险购买、保单管理、理赔报案等一站式服务。它不生产保险产品,而是各大保险公司的“搬运工”,只销售保险。 用户画像 虽然蚂蚁保没有公布详细数据,根据蚂蚁保公布的 “金选”保险服务的年度运行报告 中,数据显示: 2022年在“金选”上购买保险的保民中,近4成为90后。从整体上看,“金选”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5岁,80、90和00后用户合计占比超80%。选择购买“金选”保险的保民中,有44%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。   但是根据 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 : 1.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,80后为主的31-40岁消费者保险花费更多,其中75%的家庭年度保险花费超5000元,此外他们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。 2.三高群体(高收入、高学历、高城市等级)更加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保险,且随着收入越高、学历越高、城市等级越高,消费者更在意投保的便捷性。 3.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主要认知是:适合年轻人、性价比高、信息透明清楚便于自主选择。随着90后、95后寻求保障的意识越来越强,消费能力不断提升,这些互联网“原住民”将不断释放购险需求,互联网将成为未来购险的主力渠道之一。   互联网保险消费者 大致总结为以下5类: 用户痛点 首先,分析 产品优势 ,然后推导出 用户痛点 ,最后结合行业中常见的用户痛点,合并总结。 蚂蚁保“ 金选 ”项目负责人张放说,保险产品因为 理解门槛高 , 看不懂和不知道怎么选 是用户最大的痛点,“金选”要做的就是将优质保险推荐给用户,不断降低理解和选择门槛,让用户明明白白买对保险。 用户在“ 省心配 ”中确认年龄、地区、收入等信息后,可在30秒内,生成最优方案。对比恼人的大量寻找信息、产品对比及反复琢磨的时间,这 极大缩短用户的决策过程 。 同时,针对客户颇为关心的费用问题,“省心配”还可根据用户的各项需求和实际情况,以数字模型 平...

蚂蚁保--用户体验报告

图片
 本文作为产品分析报告的前瞻文章,从用户角度体验,包括产品多样性、UI&UX、购买流程、价格性价比等方面分析。 产品多样性 蚂蚁保提供的保险产品种类丰富,包括意外险、健康险、重疾险、旅行保险、宠物医疗险、车险等。 保险产品的营销中,按照年龄划分,例如针对老人、儿童、成年人等。且根据用户信息推荐保险产品,例如推荐给我的产品,有运动意外险和旅行险,可以满足我的需求。 用户界面和体验 界面设计直观、易用。导航十分清晰,可以根据分类找到所需服务。例如,可以在热销榜单看到热门保险的排名。 信息展示较为清晰,详情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保障范围、理赔金额、用户评价等。 核心流程 蚂蚁保的核心业务包括投保和理赔,二者的流程都很清晰。 投保流程 流程十分简便,步骤非常明确。 例如,我在蚂蚁保购买了众安的‘运动意外无忧险’。在产品界面,就可以点击投保。因为是给自己购买,所以支付宝默认填写了个人信息,免去了填信息的繁琐过程。 点击投保、免责说明、确认信息、支付、投保完成。如果确定要购买某一款产品后,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投保,十分节省时间。 理赔流程 虽然我没有提交理赔,但是蚂蚁保可以随时模拟理赔。整个过程都有指导,且流程较为简单。 价格和性价比 保险产品的价格透明且直观,且根据不同用户推送相关的产品。 存在类似购物车的功能,可以将感兴趣的产品加入购物车,且,加入购物车后可以产品解读、同类商品对比。 几乎每个保险都有不同价格的套餐,例如基础款、升级版、至尊版。保障期限也是从1天到90天不等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购。例如在菜单页面,保单的价格都是几元至十几元不等,且短期的基础款保单甚至才0.9元,大大增加了购买吸引力。 客户服务和支持 售前,提供在线智能客服等客户咨询服务,同时一些保险的产品页面也有视频讲解。‘省心配’功能,直接根据用户信息,制定和推荐保险方案,十分便捷。 售后,有明确的理赔流程指导,例如售后的保单服务中,有理赔、退保、在线咨询等售后服务。 用户反馈和评价 多数产品有用户评价机制,不仅有用户对产品直接评价,而且高亮显示重要信息,例如赔付次数、获赔金额、多久申请理赔等。可以让用户对产品有更好的认知。 且,多数产品都有一个五维的精算师点评,包含了性价比、投保门槛、服务理赔、保司经营、保障范围。用户可以多维度的进行参考。 总结 我作为一个新手,从来没买过保险。作为...

梁宁·产品思维30讲--笔记与心得(8)

 30讲的内容已经结束,本章为后续的特别放送内容的笔记。内容比较分散,更多的是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感悟,虽然与产品相关度不高,但是很多看待事物的角度很新颖。 深度关系 人生重要的天分是是持续快乐的地方,会情不自禁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。 持续快乐 是不断积累的驱动力之一,除此之外,另一个驱动力是 痛苦 :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或者是过去的痛苦记忆。就如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,驱动他的就是痛苦。 普通人就是没有很强烈的快乐或痛苦。有一技之长的人,是可以沉浸的完成事情。而杰出的人,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万分痛苦的。 想要和一个优秀的人在一起,就要懂他真正的快乐,懂他真正的痛苦,并且给予他能量。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有深浅远近。 精神资源 一个人的精神资源的来源,其实就是信息输入,从小的来源是家庭、教育,后天的更多是从媒体、书籍、朋友、家人、工作等。 而人的精神资源和影响他的认知,进而影响他的思维和决策。 精神资源广,愿意打破界限努力突破。 精神资源窄,更刚愎自用,不愿听从不同的声音。   赚钱与值钱 赚钱的事,核心是当前的利差,现金现货,将本求利。 值钱的事,核心是结构性价值,兑现价值在未来的某个时刻 值钱的事可能短时间内赚不到钱,但是其系统能力可以轻松覆盖很多赚钱的公司,吞没这些赚钱公司只是时间问题。 整合行业的供应能力,是为了避免在市场容量大致确定的情况下,同质化竞争降低企业利润。 赚钱的事,难在收手。好似股票要抛出,才能论输赢。而做值钱的事,难在看清存在于未来时空运作的新产业结构,然后全力以赴,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搭建出来。   原点 人的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,他的能力是上面的各种APP。当情绪崩溃了,上面的能力是不起作用的。 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,就是人生的原点。这样才会满足自己的存在感。 然后,找到一个组织,与他人建立互信。 接下来,就是在一个组织中发挥自己的才能,在动作层、任务层、战略层、愿景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 个人作为一‘点’,我们有的时候对一个“点”过于关注或过于苛求。但你会发现,你一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接纳,否则你天天都生活在自我谴责、自我责备之中。而一个自我指责的人,也往往容易指责别人。

梁宁·产品思维30讲--笔记与心得(7)

 最后一章是关于产品世界观。内容不多且比较宏观,更多的是回顾和总结前面的课程。 第六章-产品世界观(28-30讲) 产品的微观、中观、宏观 首先,中观就是套路,例如系统性的学习和进入一家公司接受培养。这样在前人总结的经验上,可以更快的学习套路,更快的成为系统中的角色,解决既定需求问题。但是有套路不足以成为独当一面的PM,因为对细节的把控还不到位。 微观视角,就是对于产品细节的把控。一个产品就是许多细节的集合。 产品是一种被动的艺术。一个产品只能在被动中,默默把握每一个微小的主动机会,在每一个接触的瞬间,每一次的交互里,让用户顺畅地深入下来。 宏观视角是在各个公司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,而不仅是单独的产品角度。例如行业的趋势和风口等。 人生逻辑 作者在总结这门课时,把‘确定性’作为最重要,‘依赖’作为次重要。‘点线面体’只能排在第三位。 宏观能力以及对‘点线面体’的认识虽然很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某件事或某个人对你的确定性。 对一个产品的使用,对一个人的关系。持续收到确定感的反馈,就会觉得安全,觉得可以依赖。如果突然变得不确定,就会有被伤害的感觉。 同样,依赖性: 所谓“完美的产品”“极致的产品”就像“完美的人”一样,只是一种追求,但世上并不存在。 重要的不是完美,而是对方要的那个确定性你是否还能提供,对方是否还依赖你,这才是关系的关键。   终章 互联网时代结束了。2018年以后,新公司应该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,新品牌公司。 产品思维不仅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所需的能力,更是这个时代很重要的思维。在人际交往中,通过‘五个层次’分析,对人有更深的理解;‘确定性和依赖’也能更好解释人际的关系。‘激励机制’和‘服务蓝图’也能更好的解释现象级的APP和游戏。‘三级火箭’解释了例如小米等公司的经营方式。也为创业者提供了‘势能’、‘机会判断’、‘衡量创新’等许多角度的观点。 学完这门课,对文中许多产品人充满了敬仰之情。对于我来说,每次完成工作都能带来快乐,创造新的事物更能带来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