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宁·产品思维30讲--笔记与心得(2)

 第一个模块,是同理心的部分。内容分为四种基础情绪、潜意识、角色化、自我&自律。


第一章-同理心(03-07讲)

许多人说,作为产品经理,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同理心或者换位思考的能力。


四种情绪

因为不能仅站在开发者的角度,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。而且,用户不能像产品经理一样说出他们的需求或体验,大多数情况还是通过情绪反映。

情绪可以分为被分为4个基础情绪:愉悦、不爽、愤怒、恐惧。


  1. 当人的需求被满足时,会感到愉悦。需求有多种层次,可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。

一个人做某件事而感到愉悦时,这就是一个人的天分所在,因为这样可以在一件事上不厌其烦的钻研和学习。

  1. 当人长期未被满足的需求,被突然满足,则会感到。需求没被满足,则是不爽

优秀的人,通常都具有敏感、不能忍、动手优化的能力。也就是敏锐发现不爽的地方,然后自己动手优化了不爽的问题。

  1. 当人的边界被侵犯,会感到愤怒

  1. 当人面对危险但又无能为力时,会感到恐惧

恐惧是人最大的痛点,而用户会很大程度为痛点买单。


潜意识

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用户的潜意识。很多时候,用户不能很准确的说出自己的需求,甚至说出的与内心所想不一样。

产品经理和销售虽然都是把一个产品推荐出去,但是这两者有很大差别。因为销售需要面对用户的防御心理。而产品经理尽可能不让用户出现防御心理。这也需要了解用户的潜意识下的思考。


看到了评论区中很多可以印证潜意识的例子,比如品牌代言人就是绕开用户的防御机制。


角色化

同时,用户不仅是一个人,更是在社会中扮演了很多角色。但角色化其实是集体制度下的产物,只有在一定压力下,人才担任特定的角色。所以人在放松状态下,不会去扮演角色。因此如果针对个体开发产品,就需要让用户轻松使用这个产品,内心驱动,就不要做角色化的预期。放弃角色化,把用户看作是一个鲜活的人类,去做用户研究。

反而,如果为一个集体做产品,一定要根据这个集体共有的角色化特征,做充分研究(核心观念、共同记忆、集体人格)。而且,针对集体或者特定角色化的产品,很有可能是反人性或反直觉的。


评论区中提到,玩微信是用户的内心驱动,也就是针对个体的产品。而做一个关于考研英语的产品,用户使用是由于角色化的压力,所以这是一个针对集体的产品。


自我与自律

偏向自我的人,更加自私、暴躁等,在工作中偏向以结果导向,靠愉悦驱动。

偏向自律的人,更加稳定、角色化,在工作中会调整自己的情绪,靠恐惧驱动。

这两类人中,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,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,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。产品经理要观察用户的‘自我’,如果只关注外界的规则和边界,就很难去体会到‘自我’。不过,不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,都要接受自己,也要接纳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。


版权声明: 本文为【YDai】的原创文章。

本文遵守【CC-BY 4.0】协议,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B端产品经理入门课--笔记与心得(1)

关于InfoQ被删除文章的恢复方法

游玩行业-运营思路总结1